当前位置: 古诗文网---> 知识---> 清政府签订了多少个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共签订了多少不平等条约?)

清政府签订了多少个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共签订了多少不平等条约?)

  作者:   古诗文网   类别:    知识     发布时间:  2024-06-20    点击:  431 次

清政府签订了多少个不平等条约

网上有关“清政府签订了多少个不平等条约”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清政府共签订了多少不平等条约?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343个。

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英国政府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在这个条约中,满清政府割让了香港岛、赔款2100万银元,被迫开放通商口岸,协定关税等;这个条约让满清政府开始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南京条约,我们丧失了领土主权,丢了一部分关税权。一年以后,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虎门条约,虎门条约规定英国可以在通商口岸租地造屋,并且享有“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清政府又丢了领事裁判权,这让英国人当时在中国横行霸道。

1844年,美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望厦条约,望厦条约中有一条,美国兵船可任意进入中国各通商口岸“巡查贸易”。这个条约无耻的把中国近海都开放给了西方列强,清政府丧失了海权,连自己的近海都管理不了了。

辛丑条约的签订,创了条约记录,因为这次与清政府签订合约的外国列强,总计有11国。这个条约出台后,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们统治中国的工具,同时这个条约的签订也让清政府丧失了海关税、常关税和盐税等征税的权利,西方列强还随意的在中国驻扎军队划分势力范围,中国也从此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清政府共签订了多少不平等条约?

《南京条约》

①割让香港岛使中国领土主权不完整;香港岛控制广州的出海口,商业上,占领香港岛就能打击广州贸易;军事上,可以控制广州和中国东南沿海,自此香港岛成为英国侵华的据点。

②赔偿巨款,相当清政府全年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清政府为此加强了对人民的压榨,人民的负担空前沉重;开创了侵略者对中国勒索赔款的恶例。同时也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本积累。

③开放五口使我国东南沿海的门户洞开,便利了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侵入有利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输出。便利了资本主义国家的货物,包括鸦片,大量涌入中国,使中国经济日益半殖民地化。造成中国东南沿海手工业者大量破产,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严重地破坏了中国的贸易主权。《虎门条约》里规定,英国人可以在这些租地建屋,长久居住。五个口岸又成了英国的侵略据点。

④协定关税的规定,协定关税的规定,是一种片面的协定关税税率。它只规定英商对华进出口货物的税率中国要同英方商量,而未规定中国对英进出口货物的税率英方须同中国商量。其结果便形成了中国单方面的减让关税税率。因此,这是对中国关税主权的严重侵犯,是一项影响极深远的经济侵略措施。使中国开始丧失了海关自主权,为外国侵略者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提供了有利条件。使中国的进口税成为世界上最低的。自此中国自己不能调整税率,海关不能起保护本国工商业的作用,反而成为外国侵略者用之以倾销洋货和掠夺中国原料出口的工具。协定关税,不仅破坏了中国关税自主权,有利于西方国家倾销商品,而且使得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失去了关税的保障。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协定关税

又称协定税率,是关税税则制度的一种。它是一国根据与他国缔结的条约成贸易协定,对进出口商品所规定的税率。有双边、多边和片面协定关税数种。前两种一般是平等互利的,是为了相互发展经济。片面协定关税,则是帝国主义强加给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在这种税则制度下,强国依靠强权或武力,强迫弱国或落后国家在条约和关税税则中订立适合强国要求的片面的低税率,以便达到他们侵略的目的。缔约国双方权利是不平等的:一方有权利而无义务,另一方却有义务而无权利。19世纪中叶开始,中国被迫与列强订立了片面的协定关税。1842年的中英《南京条约》规定:“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夫,均宜秉公议定则例”,这是中国被迫接受协定税则的开始。此后,在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海关税则》中又规定,一般货物应纳税额,皆按值百抽五核计,如欲变更,则须与英人共同协议订定。1844年签订的中美《望厦条约》规定:“倘中国日后欲将税则变更,须与合众国领事等官议允。”其他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也以“利益均沾”为借口,纷纷效尤。这样,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就落入到所有与中国通商的资本主义国家手中。

《南京条约》补充条约

《南京条约》补充条约即指《虎门条约》和《五口通商章程》。

《虎门条约》主要内容为:①“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这就是英国取得片面的最惠国待遇。②英国可以在五口租地建屋。这项规定成为日后“租界”制度的开始。

《五口通商章程》主要内容为:凡中国人与英国人“交涉词讼”“其英人如何科罪人(即定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即领事馆)照办”,即承认英国享有领事裁判权。领事裁判权的规定,是说英国的侨民、商人同中国人发生冲突,犯了法或成为被告,只能由英国驻中国的管事官--领事去裁判,中国政府不得过问。这是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时攫取的一种司法特权。自此一些外国烟犯、不法分子得以在资本主义列强官方的保护下,可以在中国为所欲为,使中国的主权受到严重破坏。片面最惠国待遇的规定。国际交往,最惠国待遇是可以有的,但必须是双方对等的。但从这一批不平等条约开始,规定了片面的最惠国待遇,就是外国要求中国给予最惠国待遇,但是它们并不以最惠国待遇来对待中国。另外,它们还提出了利益均沾问题。自此,中国和任何一个侵略国家签订不平等条约,就不仅是对一个国家丧失主权问题,而是对所有与我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的资本主义国家丧失了权利。

领事裁判权

这是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时攫取的一种司法特权。在中英《五口通商章程》中规定,凡中国人和英国侨民“交涉词讼”,英国侨民成为民刑诉讼的被告时,中国法庭无权裁判,由英国领事根据英国法律处理。这种特权使侵华分子得以在资本主义列强官方的保护下,横行无忌,为所欲为,使中国主权遭到严重的破坏。

清政府接受此项内容的原因是 ①中国人认为夷人是化外之民,不值得以中国之礼教之,对于夷人向来是执行宽大羁縻政策,任其自理、自治。所以对于外国人犯法由其官员管辖,并不认为不对。②怕惹麻烦。鸦片战争以来,清政府官员对于处理外国案件感到有点棘手,处理得不令外人满意,就要出问题。③认为当时在中国的外国人只有千余人,分散在各口岸,似乎问题不大。

片面最惠国待遇

最惠国待遇不是一般意义的优惠政策。它应该是指甲国在通商、航海、税收或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给予与之缔约的乙国的优惠、特权等待遇。更为重要的是,若甲国与任何第三国订立条约中有新的优惠或特权,乙国都可根据最惠国待遇享有这种权利。一般情况下,最惠国待遇是相互给予的。但是在鸦片战争之后,资本主义列强迫使清政府给予他们最惠国待遇,而不给予中国同等待遇,这就是片面最惠国待遇,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中国一旦被迫签订一项新的不平等条约,别的侵略者就可以同样享受其中的特权(割地、赔款等特殊项目除外)。所以顾盛才在《望厦条约》签订后称美国将门户开放得更宽阔了。

中美《望厦条约》

中美《望厦条约》美国侵略中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1844年美国专使顾盛以战争相威胁,强迫清两广总督耆英在澳门附近的望厦村签订。条约规定美国享受英国在《南京条约》和附件中的各种特权外,还扩大了领事裁判权,并规定,美国人有权在五个通商口岸租地建楼、开设医院和教堂;美国兵船可以到中国沿海各港口"巡查贸易";侵犯了中国的领海权。 12年后对五口贸易等条款可以"稍为变通",为以后借口"修约"以索取更多侵略特权埋下伏笔。

中法《黄埔条约》

法国侵略中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1844年,法国专使剌萼尼强迫清两广总督耆英在停泊于广州黄埔的法舰阿吉默特号上签订。条约规定除取得英美两国在条约中规定的侵略权益外,还规定法国人得在通商口岸建造教堂,中国不能"触犯毁坏"。自此资本主义国家就利用传教士中的不法分子以宗教作为侵略中国的武器之一。

参考资料:

幽幽史风

求晚清时期中国所签的不平等条约

1、由于吏治的腐败,导致海关走私严重,鸦片贸易猖獗,1839年,道光帝为解决鸦片的弊端,派林则徐到贸易中心广州宣布禁烟。

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在1840年发动了鸦片战争,清朝战败,被迫求和。1842年,被迫同英国侵略者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开启了中国近代史。

2、1856年,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共同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到1860年,英法联军相继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俄国趁火打劫,从19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侵吞中国北方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领土。根据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丧失大量领土、主权和财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大大加深。

3、清政府于1895年与日本签定《马关条约》。

4、1896年,清廷为联俄制日,签订《中俄密约》。列强在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后,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此时在华北冀鲁地区爆发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义和团运动。慈禧太后欲借此排外,暗中默许义和团,向十一国宣战。

为保华中华南,东南各行省总督巡抚,不服从清廷对外宣战的敕命,发起东南自保,义和团事件引发西方列强的报复。

5、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北京被联军占领,劫杀掳掠。慈禧太后率光绪皇帝逃往西安,慈禧认为此祸乃义和团引起,遂颁布剿灭义和团的命令。

最终义和团运动在清军与八国联军的联合剿杀下失败。1901年,清朝同十一国签订了《辛丑条约》。1904年,日俄两国在东北的利益冲突爆发日俄战争,进一步加深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6、对外方面,1884年,清朝和法国为越南(安南)主权爆发中法战争。清朝失去藩属国越南,越南成为法国殖民地,台湾也宣布建省。战后,清朝设立了海军衙门。

1885年,英国入侵缅甸,清朝驻英公使曾纪泽向英国抗议无效,隔年被迫签订《中英缅甸条约》,承认缅甸为英国所有。

此时,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国力大增,1872年,日本强迫清朝藩国琉球改属日本,清朝拒不承认,中日交恶。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最后以清军落败而告终。?

百度百科-清朝

百度百科-不平等条约

清朝的不平等条约有哪些?

一、《南京条约》

1842年8月,清朝在与英国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战败。清朝钦差大臣耆英与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在南京与英国签署《中英南京条约》。

主要内容:

1、清朝政府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

2、清政府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

3、割香港岛给英国。

二、《虎门条约》

1843年10月,清朝钦差大臣耆英、英国驻华全权公使璞鼎查各自代表两国政府在广东虎门签订《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又称《虎门条约》。并将在1843年7月公布的《五口通商章程》作为《虎门条约》的附件,也正式成立。

《虎门条约》主要内容:

1、片面最惠国待遇,中国“有新恩施及各国,应准英人一体均沾”。

2、准许英人在“五口”租地造屋,永久居住。

三、《望厦条约》

望厦条约又称《中美五口通商章程》,是1844年7月清朝钦差大臣耆英与美国特使顾盛在澳门的望厦村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主要内容:

1、美国享有英国在《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中取得的除割地、赔款外的一切特权。

2、扩大领事裁判权范围。

3、美国兵船可任意到各通商港口巡查贸易。

4、片面最惠国待遇。

四、《黄埔条约》

《黄埔条约》又称《中法五口贸易章程:海关税则》,是1844年10月清朝钦差大臣耆英与法国公使拉萼尼在广州黄埔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主要内容:

1、法国获取了中英《南京条约》、《虎门条约》中除割地、赔款外的特权以及中美《望厦条约》中规定的全部特权。

2、法国人可以在五个通商口岸永久居住,自由贸易,设立领事,停泊兵船等。

3、法国天主教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修建坟地,清朝地方政府负责保护教堂和坟地。

五、《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

1851年8月,俄国全权代表科瓦列夫斯基与清朝伊犁将军奕山在伊犁签订《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

主要内容:

1、伊、塔两处与俄通商后,俄国可“专派管贸易之匡苏勒(即领事)官照管。”

2、双方在伊、塔两地通商,“彼此两不抽税”。

3、俄国商人在伊、塔两地犯罪,由俄国领事究办,不受清法律制裁。

4、俄商可在伊、塔建造“贸易亭”(即商站,亦称贸易圈),用以住人、存货;驻站俄人,“自有俄罗斯管贸易官管束”,不受清政府管辖。

六、《瑷珲条约》

俄罗斯帝国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和清朝黑龙江将军奕山于1858年5月在瑷珲签定的不平等条约。

主要内容:

1、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划归俄国。

2、乌苏里江以东的大清国领土划为清俄共管。

七、《北京条约》

1860年,清朝政府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在北京分别与英国、法国、俄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1、中英北京条约

清政府钦差大臣奕?与英国代表额尔金伯爵于1860年10月24日签订。

主要内容:

(1)清政府割让九龙半岛给英国。

(2)增开天津为商埠。

(3)增加中英《天津条约》的赔款至800万两。

(4)准许招募华工出国。

2、中法北京条约

清政府钦差大臣奕?与与法国代表葛罗男爵于1860年10月25日签订。

主要内容:

(1)增加赔款为800万两。

(2)法国传教士在各省租买田地及建造自便。

(3)开放大连为商埠。

3、中俄北京条约

清政府钦差大臣奕?与俄国代表伊格那提耶夫伯爵于1860年11月14日签订。

主要内容:

(1)将《瑷珲条约》规定为清俄共管的乌苏里江以东至海之地归俄国所属。

(2)规定中俄西段疆界。

(3)开放张家口、库伦、喀什噶尔为商埠。

(4)俄国在库伦、喀什噶尔设立领事馆。

八、《中法新约》

1885年6月9日清政府代表李鸿章与法国公使巴特纳签订的关于结束中法战争的不平等条约。

主要内容:

1、清政府承认法国对越南的保护权。

2、法军退出台湾、澎湖。

3、中越陆路交界开放贸易,清朝边界内开辟两个通商口岸,一在保胜以上,一在谅山以北,允许法国商人在此居住并设领事。

4、降低云南、广西同越南边界的进出口税率。

5、日后清政府修筑铁路应向法国商办。

九、《马关条约》

清朝政府和日本明治政府于1895年4月17日在日本马关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方全权代表为李鸿章、李经方,日方全权代表为伊藤博文、陆奥宗光。

主要内容

1、清政府割让辽东半岛(后因三国干涉还辽而未能得逞)、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

2、赔偿日本两亿两白银。

3、清政府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并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办厂。

十、《辛丑条约》

1901年7月25日,清政府与英国、美国、日本、沙俄、法国、德国、意大利、奥匈帝国、比利时、西班牙和荷兰在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签定的一个不平等条约。

主要内容:

1、清政府赔偿4.5亿白银,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约9.8亿两。

2、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

3、胁迫清政府承诺镇压反帝斗争。

4、清政府拆毁天津大沽口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驻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5、清政府分派亲王、大臣赴德、日两国表示“惋惜之意”。

6、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成为清政府与列强交涉的专门机构。

百度百科-晚清

清朝三个“不平等条约”分别指《南京条约》、《辛丑条约》和《马关条约》。

《南京条约》

中英《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条约涉及割地、赔款、五口通商和税款协商等事项。

1842年(清道光二十二年),清朝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战败。中国和英国发生过两次鸦片战争,为了区分,前一次叫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一次叫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就此被西方列强打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香港,就是在《南京条约》中被迫割让给英国。

《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是清政府和英、美、法、德、俄、日、意、奥、西、荷、比等十一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是在义和团失败、八国联军侵华后,列强逼迫清政府在北京签订的签约。

《辛丑条约》的签订,是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奴役性条约,意味着中国就此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办封建社会。条约签订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七月二十五日,辛丑年,故名辛丑条约。

《马关条约》

中日《马关条约》,清政府和日本于1895年4月17日(光绪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在日本马关签订,故名《马关条约》。《马关条约》的签订意味着中日甲午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结束。

我国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就是在《马关条约》中被迫割让给日本的,此外还赔偿了日本2亿两白银,《马关条约》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清政府签订了多少不平等条约(包括日期)(简单一些)

中俄蒙协约 1915年6月7日 民四条约 1915年5月25日

辛丑条约 1901年9月7日 马关条约1895年4月17日

北京条约 1860年

天津条约 1858年

南京条约 1842年8月29日

等等还有一些,你自己去看吧。

中国近代历史上清政府一共和列强签订了多少不平等条约

满洲里界约(1911年(宣统3年)12月20日,中国与俄国,签约地点:满洲里)

中英续订藏印条约(1906年(光绪32年)4月27日,签约地点:北京)

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正约(1905年(光绪31年)12月22日,签约地点:北京)

辛丑条约(1901年(光绪27年)9月7日,签约地点:北京)

广州湾租界条约(时间:1899年(光绪25年)11月16日;签约地点:广州湾;中国与法国)

订租威海卫专条(时间:1898年(光绪24年)7月1日;签约地点:北京;中国与英国)

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时间:1898年(光绪24年)6月9日;签约地点:北京;中国与英国)

中俄旅大租地条约(1898年(光绪24年)3月27日,签约地点:北京。1898年5月7日在俄国彼得堡签订了《续订旅大租地条约》)

中德胶澳租界条约(1898年(光绪24年)3月6日,北京;中国与德国)

中日通商行船条约(1896年(光绪22年)7月21日,签订于北京)

中俄密约(1896年(光绪22年)6月3日,莫斯科)

马关条约(1895年(光绪21年)4月17日,马关,与日本)

中英会议藏印条款(1890年(光绪16年)3月17日,印度加尔各答;补充修订:1893年12月5日,大吉岭)

中英烟台条约(1876年(光绪2年)烟台;中国与英国)

中日北京专条(1874年(同治13年)10月31日)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1864年(同治3年)10月7日,塔尔巴哈台)

中德通商条约(1861年(咸丰11年)9月2日,天津)

中俄北京条约(1860年(咸丰10年)11月14日,北京)

中法北京条约(1860年(咸丰10年)10月25日,北京)

中英北京条约(1860年(咸丰10年)10月24日,北京)

中法天津条约(1858年(咸丰8年)6月27日,天津)

中英天津条约(1858年(咸丰8年)6月26日,天津)

中美天津条约(1858年(咸丰8年)6月18日,天津)

中俄天津条约(1858年(咸丰8年)6月13日,天津)

中俄瑷珲条约(1858年(咸丰8年)5月28日,瑷珲)

上海英法美租界租地章程(1854年(咸丰4年)7月5日,上海)

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1851年(咸丰元年)8月6日,伊犁)

黄埔条约(1844年(道光24年)10月24日,与法国,黄埔)

望厦条约(1844年(道光24年)7月3日,与美国,望厦)

虎门条约(1843年(道光23年)10月8日,与英国,虎门)

南京条约(1842年(道光22年)8月29日,与英国,南京)

关于“清政府签订了多少个不平等条约”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jndzxx.com//zhishi/17484.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